時光機回到18歲
遇見那個厭學的自己
中學時期的你,受一些課外書和個別名人影響,經常會說這幾句話:1、課本上教的東西,畢業(yè)后大多數都沒用了,學不學都無所謂。以上這些觀點,讓你理直氣壯地成為了學渣,而每一個學渣都會給自己找理由:3、你們難道只能看到分數嗎?看不到我有別的才華嗎?4、那些考上好大學的人,將來未必混得好,本科生都在替小學生打工呢。你會這樣想,一點都不奇怪,人總是會找到一兩個向往的榜樣或偶像,把他們說的話當作人生信條。但實際上,這樣是很危險的。即便是2019年的今天,依然很多人(甚至是中老年人)會覺得讀書沒什么用,數學英語沒什么用。你生活在一個四線城市,身邊找不到一個可以膜拜的榜樣,即便是教你學習的老師,你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你想要的未來。這個時候,鄭淵潔和韓寒的故事給你打了強心針,讓無數不喜歡學習的人找到了護盾。現在快20年過去了,70億中國人就只出了一個韓寒一個郭敬明,此后再無少年作家。有一個心理學術語叫“幸存者偏差”,一千個輟學的人,往往只有幾個混成了大牛,剩下的都成了普通人,甚至是社會底層。而一千個名校畢業(yè)的人,九百個都過得還行,只有極少數因為各種原因跌入底層。因為我們的教育缺少正確的引導,甚至教育工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教書是為了什么,覺得也不過是一個混飯吃的工作而已,大多數老師下課后都不喜歡學習,學生有可能喜歡學習嗎?
去找你學校最喜歡拖堂的老師,他會告訴你每一道題多有趣;去和學霸做朋友,他會告訴你解題過程其實比打魂斗羅還爽。在你的人生中,出現了很多次厭學情緒了,小學二年級,你就試過把考卷亂填一通。你覺得動腦子太累了,又得不到什么認可,家長雖然說你考了滿分就獎勵10塊錢,但是其實這些錢獎勵了,你也不知道怎么用,買“不該買的東西”還是會被罵的。再說,獎勵的錢也是“爸爸媽媽替你保管”的。初二開始,數學變得復雜了,學業(yè)缺乏監(jiān)督和輔導,你又陷入了厭學情緒,這種情緒一直持續(xù)到初三,這個階段你猛看鄭淵潔,深信想象力不應該被知識禁錮(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,高級的想象力是基于知識儲備和邏輯訓練上的。)所以你初三重讀了一年,好不容易考上田家炳中學,高中三年,數理化再次成績崩塌。這一路走來,你最大的問題,就是沒有即時激勵制度,就像玩游戲一樣,每一排俄羅斯方塊都能嗖的一下消掉,迅速產生快樂,讓你一直沉迷,相反,你從未學會打街霸游戲,因為你怎么練也不會發(fā)氣功,于是就放棄了。
學習也是如此,只要連續(xù)三次考砸,成績跟不上了,就會垮掉。你只有兩個選擇,重新設計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表,或者硬著頭皮補課跟上學習。這輩子你可真的經常缺少目標,即便僥幸混到大學畢業(yè),找了份“穩(wěn)定的”工作,你依然缺少目標,導致人生中丟失了不止十年的時光。好,回到18歲,我們說說什么是學習的目標?實際上,很多中學生嘴上都會喊“我要上清華北大”,實際上卻對名校一無所知??忌锨迦A后呢?讀大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當然不是大人們說的“找一份穩(wěn)定的工作”,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過饑荒,一直生活在相對穩(wěn)定的狀態(tài)里,所以穩(wěn)定的工作絕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。就像一趟遠行,如果你不知道你到終點到底是要干什么,只要路途稍微艱難點,你就不想往前走了。老師只會說“現在苦一點,將來上了大學就好了”,你會想“干嘛現在苦一點?我一直懶惰一直爽不行嗎?”目標很重要,而且要具體,如果你在中學時期就知道,將來想設計一棟漂亮的房子,就會開始認認真真學數學和物理;如果你從小就堅定,要成為一個音樂人,你就會明白只會彈幾個和弦,寫寫套路歌曲是不夠的,還需要刻苦學習和聲與配器;如果你想要和喜歡的人去環(huán)游世界,首先要知道成為什么樣的人,才能追到心愛的異性,以及要掙多少錢,才足夠你去環(huán)球旅行。沒有目標,就沒有激勵,也就沒有學習動力。實際上,那些一直保持學習動力的人,要么是清晰知道自己要去北大清華做什么,要么是一直以來都有人監(jiān)督輔導,讓他長期保持學習的樂趣。一個是內因,一個是外因,你兩個驅動力都沒有,淪為學渣幾乎是必然的。
好了,現在你又要問我,我當個廢人不行嗎?我做一輩子不起眼的普通人,就不用學習了吧?如果你真的能夠看破紅塵,斬斷七情六欲,就可以安安心心當個廢人了,但你不是,你有喜歡的女孩,你還關注周杰倫的新歌,你會去逛超市購物,喜歡最新的游戲機,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,怎么可能甘心當個廢人?厭學很糟糕,一個人如果在人群中得不到認可,就會給自己找別的自尊點。 學渣們最常見的興趣愛好就是:搞文學,玩音樂,學美術和打球,這四個選項成了學渣們的避風港,別人說你怎么讀書成績不好,你就會說我文藝或體育還行。你從初二開始埋頭寫東西,但是因為缺乏知識儲備,寫來寫去都是初級水平,沒有真正有效的訓練和積累,文章發(fā)表不出去,你就半途而廢了。更糟糕的是,當你不被主流認可的時候,很容易轉變成憤青,每天各種謾罵,對社會不滿,對學校不滿,對老師不滿,對家長不滿,實際上,你只是對自己不滿。看起來驕傲自負,實際上是自卑作祟。社會上也一樣,如果一個人長期得不到認可,就會穿上深色衣服,躲在辦公室的角落,成為負能量囤積區(qū),同樣一個消息,在這些失敗者眼里,總會成為壞事。我想告訴你,這個世界并沒有天然的對錯。如果你在人潮洶涌的隊伍里,不愿意往前走,就會受到踩踏。如果你想改變潮水的方向,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得比誰都快。
不要去討厭所有人,而是要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步伐。
要解除厭學情緒,就要先搞清楚,你深信不疑的那些話是不是真的。1、課本上教的東西,畢業(yè)后大多數都沒用了,學不學都無所謂。3、普通人數學只需要學到初中就夠了。(以前還覺得買菜要算錢,現在直接掃碼,連四則混合運算都用不上了)前三句話的背后邏輯是,人們只需要學會專業(yè)技能就夠了,大學畢業(yè)后,大多數人都會把高中知識忘光,如果我將來要做一名司機,就完全不需要學生物和化學。聽起來很對。但問題是,人一輩子不可能只從事一份工作,你從事的行業(yè)很有可能整個行業(yè)垮掉,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,司機這個行業(yè)也將在20年之后慢慢瓦解。而如果你只學會了如何在服裝一條街賣衣服,你將親身經歷跟同行們一起被淘寶擠垮的歷史時刻。且不說未來世界分工變化很大,即便你找到了一份“穩(wěn)定的工作”,你同時還會身兼自己家里的“電工”、“導游”、“除臭師”、“廚師”、“育兒師”、“心理輔導師”,甚至是半吊子的家庭醫(yī)生……你考過的地理、歷史、生物……都能幫助你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起到基礎作用。第四句話也很好解答,現在你厭惡英語,只是因為你學起來很吃力,學不進去,你并不是真正討厭英語。也別拿愛國來做借口,因為學英語就是國家規(guī)定的。把英語學好了,好處太多了,將來你會喜歡看美劇,你會喜歡玩國外出的一些游戲,當你學會了英語,就等于打破了和這個世界的溝通障礙。任何一個學科,稍微學深一點,你就得從英文資料里學起。沒辦法,現代科學的起源在西方。再說了,少年時的你,一定也想過學編程,英語是你邁不過去的坎,越早克服越好。你深信不疑的那些話,都是一些反智言論。就像許多人向往田園生活,實際上他們一天都離不開現代科學,要知道以前是沒有抗生素的,一旦傷口潰爛就得死掉,最常見的阿莫西林(青霉素),實際上不知不覺救了很多人的命。你要知道,你現在討厭學習,不是你不愛,是因為你暫時落在后面。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考試拿一百分時多爽嗎?只是后來越考越差,你才開始灰心的。你并不是討厭學習,而是害怕學習。
說了那么多,不管你聽不聽得進去,都希望你記住一句話,這句話在這些年對我很重要:“種一棵樹,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,其次是現在?!比绻懊嬉呀涀吡撕芏鄰澛罚琰c走回正軌是唯一的選擇。愚公為什么七老八十還要去移山?因為他知道自己生命將盡,而此山非移不可。你知道他多后悔年輕的時候沒去移山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