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學校
|
案例
學生宗xx在地理期末測試時,于考場上睡著了,被監(jiān)考老師抓住。下面是他寫的檢討:
小學剛開始我對學習還是比較有興趣的,但學著學著覺得沒有意思了,所以我開始對學習不感興趣。心想我以前掉下那么多,基礎沒打好怎么學?一段時間后我又想,我不學習干什么呢?我又能干什么?于是又接著學。初一學習各門功課開始還算認真,可不久就被好玩的本性擊倒了。到了初二學習物理,覺得物理對我有所用,特別對小發(fā)明感興趣(物理書上有關(guān)于小發(fā)明的內(nèi)容),開始物理還能考個七八十分,物理老師也表揚了我,.但到后面開始有了一些較繁的算式,我又不想學了。其實我是會的,但太繁,一不高興又放棄了。對于副科我一開始就沒打算認真學,覺得學了又沒有用,對未來找工作不起多大作用,中考又不算分,所以我放棄了。我不知(現(xiàn)在開始認真學)能不能趕上,要是能趕上我一定認真學,要是不能趕上,我也無能為力。
老師看了檢討,給他寫了一封信(縮寫)。
宗XX同學:你好!
看了你的“檢討”(應該稱為給老師的信),我的心情比較復雜。
你能對老師說心里話,能如實地反映自己,這說明你對老師很信任,這讓老師很感動。你敢于分析自己,不隱瞞自己的觀點,這也說明你很誠實,也很勇敢。盡管你不能管束自己,但你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,什么是好什么是壞,這些足以讓老師為你感到很高興。
老師對你還很惋惜,其實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,但是我替你恍惜的就是,你正在迷失前進的方向。
你提出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——學習的用處。你認為對你來說學習沒有用處,所以你放棄了學習。你對學習的意義理解錯了。學習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有意義的,當科學家、當教師、當醫(yī)生、做律師要學習,做農(nóng)民、做工人、當木匠、當瓦匠也要學習。你仔細想一想,我們學習的哪一門功課對將來,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用處?你不學語文你會寫信嗎?你不學數(shù)學你會算賬嗎?我們讀書、看報,我們測量、計算,我們設計、制造,哪一樣離得開我們的學習?所以學習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,都是有用的。我們學習不僅是為了升學,我們的學習是為將來的發(fā)展儲備知識,一個人小時候儲備的知識越多,將來就會生活得越好!就更能適應于這個社會,對社會、對人類作出的貢獻也就會越大,別人也就越尊敬你。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該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學習,不然——“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”!
點評
習慣性信息遺漏
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這個學生的“自白”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他對自己厭學的歸因至少有以下幾種:
1.沒有興趣。(覺得沒有意思)這是非智力因素問題。
2.基礎沒打好,跟不上了。(我以前掉下那么多,基礎沒打好怎么學?)這里既有技術(shù)問題,又有信心問題。
3.貪玩。(初一學習各門功課開始還算認真,可不久就被好玩的本性擊倒了)這是性格問題。
4.怕累,任性,嫌麻煩。(初二學習物理……開始……還能考個七八十分……但到后面開始有了一些較繁的算式,我又不想學了。其實我是會的,但太繁,一不高興又放棄了。)這是性格問題,最突出的是意志問題。
5.覺得副科沒用處,又不考試,不想學。(對于副科我一開始就沒打算認真學,覺得學了又沒有用,對未來找工作不起多大作用,中考又不算分,所以我放棄了。)這是認識問題。
6.現(xiàn)在缺乏信心。[我不知(現(xiàn)在開始認真學)能不能趕上,要是能趕上我一定認真學,要是不能趕上,我也無能為力。]這是情緒問題、認識問題和性格問題。
可見,這篇短短的“自白書”,信息量不小。所涉及的問題,有性格問題,有非智力因素問題,有認識問題,也有技術(shù)問題,還有智力問題(偏科?)。
可想而知,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綜合的、盡可能全面的干預,這個學生才能真正進步。
然而,令人吃驚的是,這樣一封內(nèi)容豐富的短信到了教師的手里,經(jīng)過教師的眼睛和大腦,竟然發(fā)生了極大的變形,大量信息被莫名其妙地篩掉了,剩下的內(nèi)容簡化到了不能再簡化的程度——你認為對你來說學習沒有用處,所以你放棄了學習。(其實這個學生并沒有說學習沒有用處,他只說副科沒有用處。)
至少六條原因,只剩下了一條。
然后教師就用這個結(jié)論指導自己的工作。
我們看教師的回信,主要內(nèi)容就是給這個學生講學習的重要性(知識就是力量)。教師的公式是:我讓他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,他就好好學習了。
哪有這樣容易的事情?
教師就這樣把一個很復雜的厭學問題刪節(jié)成了一個簡單的認知問題,然后用教師駕輕就熟的、最省事的辦法來回應——進行說教。這些關(guān)于學習重要性的話,學生不知聽多少遍了,有些學生甚至比老師還會說。
效果可想而知。
于是你就明白為什么許多老師“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”、磨破了嘴皮子不管用了。恕我直言,這根本就是“開錯了藥方”。
為什么相當多的教師工作方法總是這樣簡單?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是簡化的,公式化的,模式化的,封閉的,多年如一日的。
你會看到,習慣了簡單思維方法的教師會瞪著眼睛把有用的信息篩掉,正所謂“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”。
我稱這種現(xiàn)象為“習慣性信息遺漏”。
不解決這個問題,教一輩子書,也走不進學生的心靈。
|